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2019)
(汽车整车及零配件销售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适应社会招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
2020年2月24日
目 录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营销与服务
专业代码:630702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
财经商贸大类(63)  | 市场营销类(6307)  | 汽车销售(52)  | 汽车销售(4-01-02-01) 二手车评估(4-01-02-04)  | 汽车销售顾问 汽车销售接待 二手车鉴定评估师 保险理赔员  | 汽车维修工(中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保险、二手车等行业,掌握现代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熟悉品牌与市场,具备汽车维护保养基本知识,掌握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及技巧,熟悉汽车保险等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经济知识,具备初步的二手车性能与价格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尊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 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后续学习必要的外语、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
(4)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及电器等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5)掌握汽车行业企业工作流程和安全、环保等相关知识;
(6)掌握汽车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7)掌握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8)掌握汽车销售及管理的相关知识;
(9)掌握汽车检测常用仪器、工具和设备的选择、维护与操作规程;
(10)熟悉汽车保险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11)掌握节能与新能源相关知识;
(12)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等相关知识
(13)了解汽车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4)具备新车销售的基本技能;
(5)具备初步的二手车性能与价格评估能力;
(6)具备简单汽车维护保养的基本能力;
(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8)具备与客户交车,处理客户委托的能力。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素养。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以及主要命题、概念、范畴等  |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使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系统阐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等相关知识,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 
4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篇,具体内容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  | 
5  | 形势与政策  | 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了解国内外时事发展,正确领悟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等各主题的重大发展形势与政策问题,具体教学内容参看每半年教育部社科司颁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及尔雅课程具体讲座内容。  | 
6  | 大学英语  |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场英语交际需要,进行实用听说读写译训练。  | 听说训练突出职场需求,读写训练突出职场实用问题与职场应用文运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形成英语语言思维;鼓励学生参与话题交际和基础知识扩充,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技能要求。  | 
7  | 高等数学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验及观察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开展数学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 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数学基础,又便于提高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将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并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有力工具。  | 使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网络及信息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中现今常用的软件的应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计算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 课程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 通过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 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和电磁理论的知识、基本半导体元件、汽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三极管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在汽车上的应用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类相关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基础知识能力,为后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 了解汽车上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能够正确识别汽车常见工程材料;学会分析机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培养基本的力学观念与构件受力分析计算能力;认识汽车常用机械机构,理解其工作原理与工作特点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掌握汽车发动机及部件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汽车发动机及部件的拆装、调整与维修方法。  |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评价。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等相关内容。要求在掌握汽车发动机及部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初步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拆装、调整与维修方法。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初步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拆装、调整与维修方法。  | 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和汽车制动系等相关内容。本课程要求在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初步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拆装、调整与维修方法。  | 
5  | 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技术及检修  | 掌握汽车电器设备各系统及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电器设备电路与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与故障诊断能力。  | 汽车电气系统的基础知识及蓄电池、交流发电机、起动机、汽油机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报警装置、汽车仪表、汽车空调、辅助装置、汽车电气设备线路、汽车局域网的检修原则及方法。  | 
6  | 汽车检测技术  | 掌握汽车性能常用检测仪器的使用  | 汽车动力性能的检测;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前轮定位和四轮定位的检测;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测。  | 
7  | 汽车电控技术  | 掌握汽车电控各系统及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电器设备电路与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与故障诊断能力。  | 本课程介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转向控制、悬架控制、汽车CAN总线控制、汽车防盗控制以及汽车巡航控制等内容。  | 
8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企业的汽车保养与维护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能够对汽车进行常规保养的能力,为后续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 汽车发动机机油的检查与更换、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制动片的检查与更换、火花塞的检查与更换、轮胎的检查与更换、轮胎的动平衡检查和车辆的四轮定位等。  | 
9  | 汽车文化  | 属于专业必修的一门通识平台课程,开设的一门理论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销售、维修工作岗位,培养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为后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辅助系统检修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 熟悉汽车常识参数,了解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品牌及车系,能通过汽车外形和色彩,来介绍一部整车。同时,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 
总学时2592,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为640,占总学时的24.7%,选修课教学时数为288,占总学时的比例11.1%,实践课教学时数为1616,占总学时的比例62.3%。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及相关证书,具有扎实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和教学改革能力。兼职教师从汽车销售和服务企业聘任,具有扎实的汽车营销与服务方面的能力,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能承担专业教学。
(二)教学实施
1.专业教室
教室配有教学一体机(或黑板、多媒体一套)、接网、有应急照明、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逃生通道畅通)、装有消防实施。
2.校内实训室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实训项目  | 设备总数 (套)  | 建筑面积(m2)  | 实训工位  | 每台学生数  | 
1  | 专业基础实训室  | 汽车电工电子仿真实训、汽车机械基础仿真实训  | 50  | 150  | 50  | 1  | 
2  | 汽车营销仿真实训室  | 汽车营销、汽车保险及二手车项目评估  | 60  | 150  | 60  | 1  | 
3  | 汽车商务实训室  | 汽车营销与展示、汽车零配件销售  | 10  | 60  | 10  | 4  | 
4  | 汽车电器实训室  | 汽车电器故障检修  | 12  | 200  | 12  | 4  | 
5  | 汽车维修仿真实训室  | 汽车故障仿真实训  | 55  | 120  | 55  | 1  | 
6  | 汽车保养实训室  | 汽车保养实训  | 14  | 240  | 14  | 4  | 
7  | 汽车空调实训室  | 汽车空调实训  | 10  | 100  | 10  | 4  | 
3.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序号  | 基地名称  | 主要功能  | 企业可提供的实习岗位  | 可接收学生人数/次  | 
1  | 安徽复兴汽车公司  | 整周维修实训  | 30  | 30  | 
2  | 安徽之星汽车服务公司  | 整周维修实训  | 30  | 30  | 
4.信息化支持
信息化支持为云课堂。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原则:省级以上规划教材或经过评审的学院特色教材。
教材选用程序:授课教师提出建议,教研室会商,汽车学院审核,学院审批。
2.图书文献配备
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万方数据、知网等)齐全。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
100%的课程配有PPT,60%的课程配有视频、动画、案例。
(四)教学方法
100%采用云课堂教学,100%专业课通过项目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公共基础课以讲授为主。
(五)学习评价
全部课程采用过程评价、期末评价相结合,公共基础课过程评价由师生互动产生,专业课(技能课)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过程评价,期末评价采用集中测试或云课堂进行。
(六)质量管理
建有汽车工程学院和学院二级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采用学生评价、督导听课(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进行诊断,形成常态化的“诊改”制度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机动车驾驶证或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1+X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