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 2025-07-0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地方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发展,6月30日至7月4日,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体育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建的“青心向党,红耀小岗”实践团赴滁州市凤阳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在历史文脉与现代农业的交融中汲取奋进力量,感悟信仰力量,激扬青春风采。初抵凤阳:感知风土人情,开启实践序章 6月30日,实践团清晨集结出发,抵达凤阳县后,成员们通过品尝特色美食沉浸式感受当地饮食文化与风土人情。下午,成员们前往鼓楼区域开展招生宣传,面对面向群众介绍学校专业特色和招生政策,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青春责任与担当。晚间,团队召开总结会议,复盘当日实践收获、分享感悟,为后续实践优化奠定基础。这一天,既是序章,更是青春实践的起点。走进小岗: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奋斗精神 7月1日,在建党节这一天,实践团走进“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之旅。上午,成员们与村办公室李主任访谈,深入了解小岗村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
  • 2025-07-04
    7月4日,暑期“三下乡”石台实践团走进石台县大演乡严家古村,在非遗传承人、古建专家、百岁老人的引领下,以青春之力续写文化传承新章。剪刀红纸间非遗传承的青春答卷“剪纸不是手艺,是心艺。”在桐城剪纸第四代传承人薛海霞的工作室,红纸在大学生手中翻飞成蝶。薛老师指尖起落间,古老的吉祥纹样被赋予现代创意。“年轻人剪出的线条虽显稚嫩,但眼里的光让我看到希望。”这场“00后”与非遗的碰撞,恰如薛海霞所言:“老技艺要活下来,就得让年轻人觉得‘酷’。”青砖黛瓦处古村保护的未来思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保护设计研究所李志新带领学子穿行于斑驳马头墙下,解码古建筑榫卯里的生态智慧。“修复不是复刻过去,而是为未来存续记忆。”当无人机航拍画面与百年前古村测绘图纸叠印,同学们惊叹:“原来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线。”白发童心时生命智慧的代际传递随后,实践团探访新农村长寿老人。92岁的王奶奶用方言和普通话交替讲述村落故事,老人的话里藏着最朴素的道理。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连接代际的纽带——让老一辈的生活智慧,乡土记忆能顺着清晰的话语,稳稳地传到年轻人心中。实践团的同学感叹:“老人就是活着的‘村史
  • 2025-07-04
    七月骄阳似火,青春步履不停。7月4日,红薪筑梦实践团怀揣着服务乡村的赤诚之心,奔赴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深入开展农业种植调研与困难群众帮扶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葡园躬耕践真知,青春力量助前行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跟随果园工作人员学习葡萄采摘技巧,体验果农日常劳作。在葡萄采摘园中,实践队员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葡萄园的种植规模、品种特色、生产管理等情况,重点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产品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前葡萄园在电商销售拓展、品牌知名度提升等方面存在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不仅让实践队员对葡萄产业发展有了直观认识,也为后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实践队员罗圆圆表示,将结合调研情况,发挥专业特长,为六郎镇葡萄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入户问需解民忧,赤子情怀暖民心骄阳似火,实践团队走进湾沚区六郎镇强桥村的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上生活物资,传递温暖与关怀。实践队员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需求,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用实际行动将爱心播撒在湾沚区的土地上,展现出当代青年的赤
  • 2025-07-04
    近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问候。 7月4日,校团委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精神。会议由校团委书记贾亮亮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精神,全国学联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肖雨婷以“青春当有为,奋斗正当时”为主题进行了宣讲,分享了自己参会的经历与感悟。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深情与殷切期盼,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强青联学联组织、做好青联学联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过去五年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指导下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的工作成绩,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贺信既是对广大青年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鞭策,也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青联及学联组织做好青年工作提出的明确
  • 2025-07-04
    当皖南的晨雾还未散尽,牯牛降风景区的青石板上已响起青春的脚步声。7月3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暑期“三下乡”石台实践团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助农行动——他们用“方言猜谜”唤醒文化记忆,以“声音邮局”联系情感纽带,用直播带货打开山货销路,借星空晚会凝聚乡村共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趣味活动消解语言隔阂:方言与普通话的“双向奔赴” 在牯牛降风景区的青石板路上,一场dafabet888:语言的奇妙对话正在上演。“方言猜谜”摊位前,游客们凝神细听皖南方言的谜面,转而用流利普通话揭晓答案,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实践团创新设计的“声音邮局”更成为情感纽带,游客们对着麦克风用普通话录制家书,记录声波的二维码载着乡情飞越山海。“我们不是在消灭方言,而是搭建一座桥——让乡音留住根脉,让普通话打开视野。”团队成员邵梦杰道出活动深意。这场语言游戏背后,是当代青年对文化传承与时代需求融合的生动诠释。新媒体激活助农基因:直播间里的乡村振兴方程式“我们的富硒茶一口回甘,就像石台的青山绿水般沁人心脾!”镜头前,实践团成员化身带货主播,将手机镜头对准石台富硒茶、野生葛根粉等特色农产品。直播助农的同时,更让网友透过屏幕看见乡村振
  • 2025-07-04
    7月3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艺起兴农,泾致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语言文化传承、安全教育普及、传统文化体验为核心,在泾县青年之家开展普通话宣传和防诱拐教育。下午团队成员走进泾县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活动,推广学校育人理念和进行招生宣传,共同探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一、童笔绘就七彩梦,艺心点亮美育路 为引领“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风尚,携孩子们共赴普通话的奇妙世界。实践团成员通过绕口令大挑战、“拼音小勇士”、“字词宝藏寻宝记”等互动游戏,将普通话普及转化为沉浸式语言游戏,生动形象地展示着普通话的魅力语句与趣味知识。团队成员逐字逐句地教孩子们朗诵经典诗词、童话故事片段,耐心纠正发音、指导语调。小朋友们从一开始的怯生生,到后来变得自信开朗,现场气氛热烈而活泼。 在安全教育环节,团队创新采用情景短剧与案例教学融合的模式。队员们精心设计“诱拐”场景,在模拟实践中成功“诱拐”3 名儿童,将晦涩的防拐卖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生活实景。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认识到潜在的危险,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在美育活动体验活动中,以团扇彩绘为纽带,架起古今文化桥梁。孩子们
  • 2025-07-04
    左手守护千年文化根脉,右手护航稚嫩生命成长。7月3日,太湖实践团开启了一场“非遗传承”与“安全守护”的双线奔赴:上午探访百年老字号品味舌尖非遗,体验掐丝珐琅感悟匠心;下午深入社区化身“安全讲师”,为儿童成长筑牢安全防线,在文化传承与生命关怀的交织中践行青春使命。实践团首站抵达太湖县汪协泰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承载着太湖传统饮食文化记忆的老字号企业,汪协泰食品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百年传承的配方,吸引着实践团成员深入探访。在参观生产车间、了解传统糕点制作流程的过程中,成员们与老手艺人展开交流,共同探讨传统食品工艺在现代市场中的创新路径,力求让这份舌尖上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随后,实践团来到太湖县美术馆,沉浸式体验非遗掐丝珐琅技艺。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亲手操作,从掐丝塑形到釉料填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专注与精巧技艺。通过实践,大家不仅感受到掐丝珐琅繁复工艺背后的匠心,更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既要守住文化根脉,也要融入时代元素,让古老技艺在创新中重获活力。下午,实践团走进太湖县晋熙镇龙山社区,将温暖与知识传递给社区的小朋友们。活动伊始,成员们通过趣味十足的游戏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 2025-07-04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推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薪筑梦湾沚实践团开启7月3日的行程。从聆听越战退伍军人讲述峥嵘岁月,到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服务老人食堂传递温暖,在实践中感悟红色力量,书写青春华章。聆听越战故事,致敬峥嵘岁月上午,实践团队邀请了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抗战老兵——周满德进行专访,周老是一位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退伍军人。他向队员们生动地讲述了自1964年12月入伍后,战场上的激烈战斗、战友间的生死情谊以及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无畏的战斗经历。周老曾是民工大队的优秀干部,经历过毫不留情的飞机扫射,虽已白发苍苍,但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周满德作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深沉的人民情怀与崇高的使命担当。这不是一段静默的历史,而是红色精神穿越时空的生动展现。他的事迹,犹如炽热的火炬,点燃了实践团心中的理想之光,引领着新一代青年从红色文化的沃土中汲取滋养,激发蓬勃的时代活力,共同投身于社会进步的伟大洪流。服务老人食堂,传递温暖关怀中午,实践团队来到当地老年食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成员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他们细致地擦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