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原材料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学院内设三个教研室,即“建筑工程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装饰与材料工程教研室”。目前在校生规模1512人,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约5000余人。
【办学理念】建筑工程学院秉承“团结、奋发、严谨、求实”的校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建真材实料、筑事业基石”的工作理念,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与生产实际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基础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全院专兼职教师73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62人。专业教师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其中有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砌块协会理事、全国化工行业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共获省级教科研项目20个,应用技术专利10余项。共发表各级各类论文70余篇。
【专业建设】学院现开设“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其中“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示范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共有国家资源库建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4项、院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网络课程3门。主编“校本”教材9部、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参编教育部规划教材8部。
【基地建设】学院具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重点围绕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建筑装饰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程VR体验中心等关键模块开展实训室建设。现有装配式实训中心、建筑机器人实训中心、洞穴式CAVE教学实训中心、智慧工地实训中心等多类型实训场地,现有实训场地面积达2800多平方,另有多个实训室方案正在建设中,仪器设备门类齐全,性能先进,能满足专业学生实验实训教学要求。
【校企合作】学院秉承“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相继与海螺集团、安徽晶宫绿建集团、中建材(合肥)钢构科技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安徽水安建设集团共建“水安班”、安徽圣都家居装饰公司共建“圣都班”、安徽宝业集团共建“宝业班”,与安徽晶宫绿建集团共建“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位教师获“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六安市挂职表彰”一等奖。
【技能大赛】近三年来学院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共获省级奖项150余项,其中,学院学子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赛项、土木建筑赛道一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双双斩获银奖,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土木建筑施工、土木建筑设计与管理两大赛道分别斩获金奖与铜奖。学院积极主、承办各类技能大赛,2023年“中银杯”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第七届安徽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2024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高职组)竞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土木建筑施工赛道”(高职组)安徽省选拔赛等。
【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开展“3D打印创意设计及创新应用”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快闪”SHOW、“书香中国 为你读诗”朗诵比赛、“校史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营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业就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共获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1个院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个,为社会培养了创新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作思路,采取 “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方位拓展、全面覆盖”的方式开拓就业市场。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